Skip to main content
民间档案馆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En
  • Zh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全部创作者

显示集合中的 232 名创作者

232 creators

武文军

武文军(1940-2010),1962年9月考入兰州大学中文系,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兰州社科院院长, 兼职甘肃省社科联副主席、兰州市政协副主席和市社科联主席。

武宜三

作家武宜三是香港五七学社创办人。香港五七学社成立于2007年,学社宗旨为收集、整理和研究一切有关1957年反右运动的资料和文献,并进行传播与出版,尽力还原和呈现反右运动这一段严酷迫害整治知识分子的历史真相。多年来,武宜三呕心沥血整理出反右受害者名录,编成《1957年受难者姓名大词典》,由其任总编辑的五七学社出版公司还出版了《五七右派列传》一书。

吴永宽

吴越

席宣

向承鉴

向承鉴(1939年1月19日—),江西省武宁人,祖籍河南省光山县。 ​​向承鉴出生于贫农家庭,童年非常艰苦,一家人住在茅草屋里,有时不得不乞讨为生。他的母亲在他年幼时就去世了,父亲是一名工人,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但向承鉴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1956 年,他考入兰州大学化学系。整风运动期间,他当选班里的鸣放委员会委员,收集整理针对行政部门的批评意见,包括学校教授如何在过去的政治运动中遭到迫害。因为参加鸣放,以及对大字报的不经意批评,向承鉴被打成右派,下放到甘肃天水农村劳动。 大饥荒期间,他和其他右派学生创办了地下刊物《星火》。他是该杂志的核心成员之一,他与苗庆久一起,利用废弃工厂留下的一台旧油印机,在夜间秘密工作,刻印出《星火》第一期。他也是《星火》的主要作者,他为《星火》第一期撰写的文章有:《自白》(宣布反对共产党政权、提出和平、民主、社会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口号)、《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分析当前政治形式、呼吁人们为民主、自由和科学社会主义),《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批评毛泽东只讲成绩不讲错误的言论)。 他在为《星火》第二期撰写的《告全国人民书》中写道: 当数百万、数千万的农民饿死在床上、在火车上、在铁路旁、在沟底,当数亿(四亿)人民濒于饿死的时候,当其他二亿人也半饥半饱的时候,那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的畜牲们,却在商店的后面可以买到任何的点心、饼干、糖果、中华烟、前门烟;他们可以在任何农村食堂里吃得饱饱的扬长而去(谁敢问他们要粮票)。而且他们一到,饭就端上来了,真做到了随到随吃。 他在这篇文章中还谴责了中共干部的道德相对主义。在毛泽东的私人医生揭露毛泽东玩弄年轻女性的几十年前,向承鉴就指出中共干部的虚伪。他们一方面呼吁坚贞不屈、忠贞不渝,另一方面却与年轻女性发生关系,将与他们同甘共苦的妻子弃之不顾,许多干部甚至强霸受迫害人士的妻女。 向承鉴于1960年9月被捕,经过一年多的单独监禁,他于 1962 年 7 月在武山县被以反革命罪判处 18 年监禁。他先后在甘肃省第三监狱,以及兰州砖瓦厂、甘肃玉门和青海德令哈等地的劳改营服刑。 1978 年 9 月,向承鉴获释,但被迫继续在劳改学校教书。他的案件直到 1981 年才被翻案,他获准返回兰州,在兰州联城铝厂中学任教。1984 年,兰州大学补发了他的学士学位证书,他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后担任副校长和校长。 1998年退休后他开始写自传,完成长达37万字的《炼狱归魂》一书,描述了 1957-60 年间他和其他学生所经历的苦难、他在狱中二十年遭受的暴力和迫害,以及出狱后重建生活的争取平反的过程。 2014年,他完成了第二本书《马克思主义之异见与反思》,并在香港出版。2016年,他接受记者江雪采访,也是由江雪和民间纪录片编导<a href="http://108.160.154.72/s/minjian-danganguan/item/220">张世和(老虎庙)</a>共同制作的40分钟纪录片《雪访》中的主要人物。

萧克

笑蜀

笑蜀(1962年12月27日—),原名陈敏,四川仪陇县人,作家、时评人。笑蜀1984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武汉医学院教党史。1989年六四之后,因不愿配合学校写文章批判自由化,笑蜀被停课7年。1996年重返课堂后,笑蜀仍然在课堂上教授自由民主理念,后来又因写作出版挑战官方叙事的《历史的先声》(汇编了中共党媒体曾经发表的各种支持民主的言论)和《刘文彩真相》(还原被丑化的大地主刘文彩的真实面目),被迫辞去教职。2002年,笑蜀在北京任由政府主管的《中国改革》杂志执行主编,2005年又因当局压力离开北京,到广东在《南方周末》任高级评论员。 笑蜀主张言论自由、政治改革和发展公民社会,在《南方周末》期间发表了很多批判性文章,同时常年为BBC中文网、金融时报,纽约时报撰写时评。因其言论和行动,他于2011年被逐出《南方周末》,2012年其新浪微博账号被政府当局注销。2013年,因多次参与和支持公民行动,笑蜀曾被公安带走,两日后释放。

辛灏年

辛灏年(1947年11月2日—),作家、学者。辛灏年生于南京,1964年考入芜湖第一中学,毕业后在芜湖农村插队落户。1968年起,辛先后当过小学老师、中学老师、教育局职员等。辛1976年开始发表长篇小说,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在安徽文联任专职作家,后被教育部评定为“文学创作一级作家”,并于1994年被南开大学聘为教授。辛还曾任安徽省人民代表、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 1994年3月,辛未赴南开即前往北美,专注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民国史,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并获聘该校历史学博士后研究员。2001年,辛创办历史杂志《黄花岗》并任主编,还成立了中国现代史研究所。2014年10月,他宣布中国现代史研究所改组更名为光复民国(大陆)工作委员会,2018年5月与支持恢复中华民国失地的人士于纽约成立大中华民国光复会。 辛曾写作出版多部小说和学术专著,包括长篇小说《八十年代纪事》三部曲(讽刺中国的贫富分化和专制统治)和现代史专著《谁是新中国:中国现代史辨》(批判中共政权合法性)等。

邢同义

邢同义出生于甘肃天水,1966年毕业于天水一中,曾任甘肃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副台长,酒泉地委副书记和酒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他历经8年,通过历史资料研究和深入采访,完成了一部关于夹边沟劳改农场的长篇纪实文学《恍若隔世——回眸夹边沟》。

熊景明

徐景贤

许觉民

许良英

许良英(1920年5月3日—2013年1月28日),浙江临海人,物理学家、科学史家、社会活动家。许1942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5年进入浙大物理系任教,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 年任中共(地下党)浙大党支部书记和杭州工委委员,1950 年任中共杭州市青委学生部长,1952 年调中国科学院,负责《科学通报》工作,1956 年调哲学研究所研究科学哲学。在中科院,他做过一段时间的总审查员,检查科学论文是否有反革命倾向或危害国家安全的内容。1957 年,许因批评反右运动而被打成右派,开除公职与党籍,并遣送回老家务农 20 年。1978 年,许被恢复党籍,回到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许长期从事科学史、物理学思想史和科学哲学研究,特别是对爱因斯坦的思想、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过200多篇论文、编著过多本书。 许良英认为只有自由民主才能推动科学进步,曾发表文章呼吁政治体制改革,并两次发起科学家联名信,呼吁改善中国人权状况。 2013年,徐良英因病去世。

许平

徐庆全

徐晓

徐友渔

徐友渔(1947年—),哲学家、作家。徐友渔出生于四川成都,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时他正在读高三,参加了当时成都地区最有影响的大学生造反组织“红卫兵成都部队”, 并成为其骨干。1977年高考恢复后徐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197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并获硕士学位,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任研究员,至2008年退休,这期间曾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日本北海道大学等访问和任教。 徐友渔最初的研究方向为语言哲学,1989年六四事件后转而研究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当代中国社会思想,以及文化大革命,出版过多部著作。 1988年,徐友渔起草并同其他学者一起向中央提交要求释放民主活动家魏京生的请愿书,1989年参与六四抗议活动,2008年签署《零八宪章》。2010年6月,徐友渔参与发布《公民承诺》倡议书,是后来新公民运动的发起人之一。2014年5月,徐因参加六四研讨会被传唤和刑拘,同年6月5日获释。2014年,徐友渔获瑞典人权奖项奥洛夫·帕尔梅奖。2015年,徐友渔移居美国,目前在纽约新学院任驻院学者。

荀光明

严家其

严家其 (1942—),又名严家祺,是中国著名的知识分子、前政治改革者以及1989年天安门广场抗议的核心人物之一。他还是一位基督教牧师和多产的作家。严家其的职业生涯横跨学术、政治活动和宗教领导领域,集中于推动中国的政治改革、人权和民主变革。 严家其出生于黑龙江省,早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为政治学领域的专家。1989年天安门广场学运爆发时,严家其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积极参与并支持学生运动。他参与了由《世界经济导报》和《新观察》杂志社组织的座谈会,公开表达了对学生抗议活动的支持,并认为这一运动代表着中国的未来。 在六四前夕,严家其帮助动员了知识分子和学生参与绝食行动,并于5月13日晚和苏绍智、包遵信等人在北京大学张贴了《我们再也不能沉默了》的大字报,号召知识分子加入声援学生的行列。5月14日,他与其他11位知识分子联合发布了《我们对今天局势的呼吁》,要求政府承认这场抗议是爱国的民主运动,并支持学生组织的合法性。此后,严家其和鲍遵信成为“首都知识界联合会”的召集人,发布了《五一六声明》和《五一七宣言》,得到了众多知识分子的支持。 镇压发生后,严家其被列为通缉犯,在<a href="https://minjian-danganguan.org/s/minjian-danganguan/item/549#lg=1&slide=0">“黄雀行动”</a>的帮助下逃至香港,之后又前往法国巴黎,成为新成立的“民主中国阵线”首任主席。1994年,严家其从法国移居纽约,并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严家其著作丰富,涉及中国政治、民主、人权等多个领域。他的代表作包括《普遍进化论》、《跨越时代的旅行——宗教·理性·实践三者的访谈记》、《四五运动记实》、《漫游历史和未来——专制·立宪·共和三种政体考察记》等。2019年,他出版了《国家首脑终身制》,提出了全球货币和账本系统的理论,挑战传统的金融理念。 在他晚年的工作中,严家其始终致力于揭露六四事件的真相。在2019年一场访谈中,他表达了希望他昔日的同事王沪宁能够帮助恢复六四的真相,并指出:“我希望他能为中国、香港、六四恢复真相作出贡献,如果不做这件事情,中国的问题,他个人也都会出现新的问题。” 严家其的一生集中于推动中国的政治变革,提倡人权和自由,并呼吁恢复被压制的历史真相。他坚信,“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要有尊严、有希望、有快乐。人生最基本的底线就是要有希望。” 目前,严家其与妻子高皋居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
显示第 161–180 条结果,总计 232 条
  • «
  • 1
  • ...
  • 4
  • 5
  • 6
  • 7
  • 8
  • 9(current)
  • 10
  • 11
  • 12
  • »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China Unofficial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