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蘋果日報——最終版

香港蘋果日報——最終版

香港《苹果日报》于1995年6月20日创刊,2021年6月24日停刊,由商人黎智英创办。香港《苹果日报》的许多评论及报道,被官方认为有着反建制、反共产党的立场。《苹果日报》内容丰富,包括大陆新闻、国际新闻以及香港娱乐新闻,娱乐性强,受到许多香港市民的青睐,但时常陷入新闻伦理争议。 2020年8月10日,《苹果日报》创始人黎智英被香港警方以违法《港区国安法》为由逮捕,不予保释,还押至今。2021年6月17日,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以“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为由,动用500多名警察搜查苹果日报总部,拘捕五名该报高管,冻结公司及相关账户共计约1800万港元。资产被冻结后,苹果日报无法支付员工薪资,日常运营陷入瘫痪,被迫宣布停刊。 香港《苹果日报》于2021年6月24日刊出最后一期,加印到一百万份,为创刊26年来的纪录。香港民众纷纷排起长队购买最后一期苹果日报,一百万份报纸一抢而空。 最后一期的头版,是停刊前夜从苹果日报的总部大楼,望向窗外撑伞声援该报的香港市民的巨幅照片,头条的大字写着:“港人雨中痛別 「我哋撐蘋果」”。这一期总共32个版的内容,其中有12个版面是回顾苹果日报历史的特刊,穿插着读者、记者、撰稿人、名人向苹果日报的道别,多个版面用来回顾苹果日报26年来历史中重大的头版头条。除了道别与惋惜,苹果日报的最后一期也有关于香港国安法案件的报道,聚焦大陆“指定地点监视居住”制度的专题,还有关于伊朗独裁者以及世界多国因言获罪的记者的报道。
方励之的真面目

方励之的真面目

《方励之的真面目》一书,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厅编辑,并由法律出版社于1989年7月出版。 方励之是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期间北京最著名的知识分子。他是天体物理学家,早年曾被打为右派。1988年秋天起,他积极参加当时北京高校的政治研究会,并接受外国媒体采访,公开批评中国共产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受到当时北京学生的认同。1989年1月6日,他向当时的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发表公开信,建议当年国庆释放民运人士魏京生等。1989年2月,方励之撰写了《中国的希望和失望》,并由王丹等人以大字报形式在北大张贴。1989年6月,中共当局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通缉方励之,方后来进入美国大使馆避祸,后辗转来到美国。 此书作为中共宣传资料,辑录了方励之“反对四项基本原则、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所谓反动言论,并收集了中共报刊发表的揭露、批判方励之“煽动、组织六四暴乱”的文章。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从官方的角度了解方励之的思想,并看到“六四”前后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状况。
论言论自由

论言论自由

《论言论自由》最初于1979年由民办刊物《沃土》发表。作者胡平在1980年11月北京大学竞选期间,将该文抄成大字报张贴并以油印形式作为竞选文件,《论言论自由》广泛流传于北京大学。该油印本由香港《七十年代》(后来的《九十年代》)在 1981 年第 3、4、5、6 期连载。1986 年,这篇长文第一次以铅印形式在大陆公诸于世,登在武汉的《青年论坛》1986 年 7 月号和 9 月号上。其后,北京的三联、广州的花城和湖南出版社都打算出单行本,但因反自由化运动兴起而未能实现。 《论言论自由》以启蒙性的语言解释了言论自由的意义,反驳了人们对言论自由的误解和曲解,并提出了在中国实现言论自由的途径。 本文档由作者提供,还包括了《论言论自由》发表后座谈会的内容,以及作者在2009年为日语版《言论自由与中国民主》写下的序言。
政治中国:面向新体制选择的时代

政治中国:面向新体制选择的时代

《政治中国》收集了截至90年代末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文章。编者在后记中提到:“本书把近些年论述政治体制改革的文章——如果说不是全部的话——差不多都收了进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研究成果及其水平。” 书中的文章涉及广泛的主题,从政治体制改革,到民主、法治、宪政、自由、权利、经济。虽然书中的文章在之前都独立发表,但是《政治中国》出版后不久就遭到官方封杀,今日中国出版社也很快在官方的压力下关闭。
羊村建筑师(香港粤语版+英语版)

羊村建筑师(香港粤语版+英语版)

《羊村建筑师》是《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之一。《羊村建筑师》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香港市民对公民社会的建设,以及在2019年香港社会运动后,官方对香港公民社会的打压。 《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介绍 《羊村》系列绘本是六部由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出版的童书。六部分别为《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羊村清道夫》、《羊村投票日》、《羊村日报》和《羊村建筑师》。其中,《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和《羊村清道夫》于2020年到2021年间在香港出版,而另三部并未正式出版,主要在网络上传播。 2021年7月22日,香港警方国家安全处拘捕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五名理事会成员,包括主席黎雯龄及外务副主席杨逸意,以及工会其余三名理事会成员伍巧怡、陈源森、方梓皓,指控其涉嫌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五名被告人取保被拒,还押近一年才受审。最终,2022年9月10日,法官郭伟健判五名被告19个月监禁。 “羊村绘本案”是香港成为特别行政区后,首宗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的案件。
羊村日报(香港粤语版+英语版)

羊村日报(香港粤语版+英语版)

《羊村日报》是《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之一。《羊村日报》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香港新闻自由的丧失,以及《苹果日报》的被迫停运。 《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介绍 《羊村》系列绘本是六部由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出版的童书。六部分别为《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羊村清道夫》、《羊村投票日》、《羊村日报》和《羊村建筑师》。其中,《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和《羊村清道夫》于2020年到2021年间在香港出版,而另三部并未正式出版,主要在网络上传播。 2021年7月22日,香港警方国家安全处拘捕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五名理事会成员,包括主席黎雯龄及外务副主席杨逸意,以及工会其余三名理事会成员伍巧怡、陈源森、方梓皓,指控其涉嫌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五名被告人取保被拒,还押近一年才受审。最终,2022年9月10日,法官郭伟健判五名被告19个月监禁。 “羊村绘本案”是香港成为特别行政区后,首宗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的案件。
羊村投票日(香港粤语版+英语版)

羊村投票日(香港粤语版+英语版)

《羊村投票日》是《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之一。《羊村投票日》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2020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民主派初选的过程,以及初选组织者入狱的事实。 《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介绍 《羊村》系列绘本是六部由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出版的童书。六部分别为《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羊村清道夫》、《羊村投票日》、《羊村日报》和《羊村建筑师》。其中,《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和《羊村清道夫》于2020年到2021年间在香港出版,而另三部并未正式出版,主要在网络上传播。 2021年7月22日,香港警方国家安全处拘捕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五名理事会成员,包括主席黎雯龄及外务副主席杨逸意,以及工会其余三名理事会成员伍巧怡、陈源森、方梓皓,指控其涉嫌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五名被告人取保被拒,还押近一年才受审。最终,2022年9月10日,法官郭伟健判五名被告19个月监禁。 “羊村绘本案”是香港成为特别行政区后,首宗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的案件。
羊村清道夫(香港粤语版+英语版)

羊村清道夫(香港粤语版+英语版)

《羊村清道夫》是《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之一。《羊村清道夫》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之初,香港医护工作者与香港政府的冲突。 《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介绍 《羊村》系列绘本是六部由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出版的童书。六部分别为《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羊村清道夫》、《羊村投票日》、《羊村日报》和《羊村建筑师》。其中,《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和《羊村清道夫》于2020年到2021年间在香港出版,而另三部并未正式出版,主要在网络上传播。 2021年7月22日,香港警方国家安全处拘捕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五名理事会成员,包括主席黎雯龄及外务副主席杨逸意,以及工会其余三名理事会成员伍巧怡、陈源森、方梓皓,指控其涉嫌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五名被告人取保被拒,还押近一年才受审。最终,2022年9月10日,法官郭伟健判五名被告19个月监禁。 “羊村绘本案”是香港成为特别行政区后,首宗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的案件。
羊村十二勇士(香港粤语版+英语版)

羊村十二勇士(香港粤语版+英语版)

《羊村十二勇士》是《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之一。《羊村十二勇士》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2020年十二名香港青年因乘船出逃香港而遭中国大陆方面扣押判刑的事件。 《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介绍 《羊村》系列绘本是六部由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出版的童书。六部分别为《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羊村清道夫》、《羊村投票日》、《羊村日报》和《羊村建筑师》。其中,《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和《羊村清道夫》于2020年到2021年间在香港出版,而另三部并未正式出版,主要在网络上传播。 2021年7月22日,香港警方国家安全处拘捕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五名理事会成员,包括主席黎雯龄及外务副主席杨逸意,以及工会其余三名理事会成员伍巧怡、陈源森、方梓皓,指控其涉嫌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五名被告人取保被拒,还押近一年才受审。最终,2022年9月10日,法官郭伟健判五名被告19个月监禁。 “羊村绘本案”是香港成为特别行政区后,首宗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的案件。
羊村守卫者(香港粤语版+英语版)

羊村守卫者(香港粤语版+英语版)

《羊村守卫者》是《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之一。《羊村守卫者》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香港2019年的社会运动,以及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关系。 《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介绍 《羊村》系列绘本是六部由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出版的童书。六部分别为《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羊村清道夫》、《羊村投票日》、《羊村日报》和《羊村建筑师》。其中,《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和《羊村清道夫》于2020年到2021年间在香港出版,而另三部并未正式出版,主要在网络上传播。 2021年7月22日,香港警方国家安全处拘捕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五名理事会成员,包括主席黎雯龄及外务副主席杨逸意,以及工会其余三名理事会成员伍巧怡、陈源森、方梓皓,指控其涉嫌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五名被告人取保被拒,还押近一年才受审。最终,2022年9月10日,法官郭伟健判五名被告19个月监禁。 “羊村绘本案”是香港成为特别行政区后,首宗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的案件。
十年

十年

《十年》是2015年12月上映的香港电影,由五出短篇电影单元合集而成,分别为郭臻导演的《浮瓜》、黄飞鹏导演的《冬蝉》、欧文杰导演的《方言》、周冠威导演的《自焚者》、伍嘉良导演的《本地蛋》,由廖启智、梁健平、周家怡、游学修、吴肇轩等领衔主演。 电影中五个短片,预示了香港未来十年会发生的情况,被誉为是香港未来的“预言书”。因为该电影因内容涉及香港人权、民主、言论自由受威胁的现况,中国政府全面封杀此片,下令中国大陆各大网路平台禁止直播、转播2016金马奖及香港电影金像奖实况。《十年》获得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奖。
立誌

立誌

《立誌》是香港《立場新聞》特刊,聚焦香港2019年社会运动。 香港《立場新聞》成立于2014年12月30日,于2021年12月29日遭香港国安处搜查后停止运营。 香港警方指控《立場新聞》不断刊登多篇煽动性文章,违反《刑事罪行条例》第九条及第十条“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并以此起诉前总编辑锺沛权、前署理总编辑林绍桐及《立場新聞》母公司。《立誌》的序言也被控方作为证据在法庭开示。 序言中,编者提到,《立誌》“出版過程歷盡波折,尤其在《國安法》的威脅下,特刊幾近難產。”《立誌》精选《立場新聞》在2019年香港社会运动期间的报道、摄影作品和数据统计,涵盖催泪弹的“科学”、抗争中的创意、行动的代价等主题,为读者展现香港历史的第一手记录。 2021年12月30日,遭到起诉的锺沛权和林绍桐申请保释被拒,因而继续还押。而在遭警方扣留约30个小时后,《立場新聞》董事吴霭仪、何韵诗、方敏生和周达智则获准保释。 针对《立場新聞》的审判于2022年10月展开,历时57日审讯,裁决时间经三度押后,最终到2024年8月29日作出判决,案件由起诉至裁决已横跨33个月。 最终,法官郭伟健裁定锺沛权、林绍桐和其母公司罪成,认定《立場新聞》的政治理念是本土主义,同时“意图煽动憎恨中国中央政府或香港政府及憎恨司法”,裁定具有犯罪意图。控方呈堂的17篇文章中,共11篇被法官裁定具煽动意图;锺沛权及林绍桐分别被法院判囚21个月和11个月。
罢工罢课罢免习近平攻略/

罢工罢课罢免习近平攻略/

四通桥抗议者彭立发实施抗议前在ResearchGate平台上发布《罢工罢课罢免习近平攻略》,这份文件共20个章节,除封面和目录外共21页,是对彭立发个人政治思想的总结,也是他对自己这次行动的解释。 第一章《讨伐国贼抗议攻略》阐明了罢工和罢课的目的,即反对习近平非法连任,并推动中国走向民主、自由和繁荣。他还提出了抗议的方式:初期去中心化、在社区和大学进行网格化组织、通过信息化和非暴力手段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他设想的抗议方式包括汽车鸣笛、罢工罢课、拉横幅、发传单、烧轮胎、设路障等。 第二章是彭立发创作的打油诗《讨逆习》。 在第三章《致全国同胞的一封信》中,他列举了习近平治下中国社会的退步,联系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权力更替,起义及权变,讨伐了核酸清零政策的压迫性质,并分别号召军人,警察,党员,媒体,失业破产人士,企业家,公务员,大学生,知识分子等全民反抗。彭立发特别强调,要确保军人、警察、武警及政府官员能接收到抗议信息,期望能出现像民国时期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将军蔡锷那样的领导人物,以事半功倍的方式将独裁者赶下台。他写道,“全体同胞们,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人,如果我们沉默,那么我们所有人,都将成为独裁者的奴隶。为了可以投票竞选,为公平正义,为自由民主,为我们自己,更为我们子孙后代的幸福,让我们来一场新的护国运动。” 第四章《选票万岁歌》呼吁全民选举人大代表和各级官员。该章中有一幅他设计的漫画,画中将核酸检测亭转变为投票站,文字写道:“投票演戏已经做了三年时间,只要把核酸检测台上放一个投票箱即可。” 第五章《我们是谁》列举了中国的弱势群体,包括农民工、底层民众、灵活就业者、失业大学生、教培职工、低端人口、小微商户、留守儿童等。结尾彭立发写道:“我们需要做自己的主人,我们不需要生活在牢笼。” 第六章和第七章提到他构想的中国共产党自由竞选委员会和中国全民普选委员会,以及这些政治设想的宪法和党章依据。 第八章是彭立发对政府、国家与公民关系的科普,他用小区业主与物业的关系来类比公民与国家、政府的关系。他写道:“我不会对物业公司感恩戴德,因为我是交物业费的业主,我是他的主人,他是我的仆人。” 接下来的章节中,彭立发详细描述了他对新政府的设想及主要政策诉求,包括取消强制核酸检测、实行“零八宪章”、降低税收、进行国企改革等。他最后引用了身陷囹圄的法律人士许志永的《致习近平》一文,再次表达反对习近平连任的立场。在版权声明中,他鼓励大家广泛转发这篇《攻略》。
加拿大政府六四事件解密档案

加拿大政府六四事件解密档案

这批档案在2015年1月份解密,包含加拿大驻华使馆在1989年的外交备忘录。其中描述了该国驻华使馆官员掌握的关于“六四”大屠杀的情况。这批加拿大国家图书馆与档案馆的解密文件,显示出加拿大政府当年担忧使馆遭到中国军队入侵,并且描述了当年在北京镇压时,以及军队如何杀害了市民。
记忆林昭

记忆林昭

独立导演老虎庙2010年开始拍摄此片,并于2012年完成,随后又作了修改。本片采访了林昭生前恋人甘粹,以及钱理群、崔卫平等多位独立学者,是对林昭记忆的有力补充。本片曾入围2012年阳光华语纪录片奖20佳。
许志永

许志永

中国人权活动家许志永博士,因为长期在中国倡导公民社会而两次入狱,2023年4月被中国政府判处有期徒刑14年。独立导演老虎庙在四年间跟踪拍摄许志永及其参与倡导的公民运动,拍摄从2009年许志永参与创办的公盟法律研究中心被查封开始,到2014年许志永第一次入狱结束。2014年4月23日,老虎庙在个人YouTube频道上发布了纪录片《许志永》,记录了许志永的公民抗争史以及公盟的重大事件。
寻找林昭的灵魂

寻找林昭的灵魂

这本纪录片讲述了林昭的一生。林昭在50年代末被定为右派,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处决。在成为持不同政见者之前,林昭是共产主义的狂热信徒。50年代初,作为北京大学的明星学生,她展现出了写作和演讲的天赋。然而,1957年百花运动期间,她批评了政府,并被定为反革命分子。尽管政府试图防止她发表意见,林昭仍然继续公开演讲和写作,出版了地下学生创办的期刊《星火》。 1960年,她被捕,并在监狱中度过了余生。尽管监狱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在狱中仍继续写作,有时甚至用自己的鲜血撰写诗集。 1968年,36岁的她被行刑队处决。 在这部纪录片中,胡杰展示了林昭现存的写作和诗歌。这些文章包含对中国共产党的批评,以及对劳工和土地改革相关政策问题的评论。在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中,胡杰还前往中国各地采访林昭的朋友和同事。他们见证了她作为学生、知识分子、或囚犯的经历。这部纪录片收录了他们的采访节选。通过这些面试,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林昭的性格和动机。 直到90年代,林昭几乎成为一个被遗忘的人物。这部纪录片促进了世界对林昭的了解。林昭的悲惨一生和遗产值得进一步考察,以加深我们对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认识。
乌坎三日

乌坎三日

2011年9月21日,广东省汕尾市乌坎村村民进行大规模上访游行,要求彻查土地问题。次日村内爆发警民冲突,原村委会解体,村民成立临时代表理事会。2011 年 12月9日,五位乌坎村民先后被警方拘留,其中包括村民临时代表理事会副会长薛锦波。两天后,薛锦波死于看守所,警方封锁了到达乌坎的道路和港口。2011年12月 19日,汕尾市书记郑雁雄有关乌坎事件的讲话传到乌坎。纪录片导演艾晓明当晚潜入村内,记录下乌坎村民的愤怒与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