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关于我们
全部馆藏
民间历史地图
创作者
民间历史简报
联系我们
其他资源
En
Zh
Open main menu
关于我们
全部馆藏
民间历史地图
创作者
民间历史简报
联系我们
其他资源
全部馆藏
显示集合中的 16 个项目
年代:习近平时期(2013—)
年代:Maoist Era (1949-1978)
档案主题:Intra-Party Conflict and Purges
仅条目标题和简介
全文
排序
标题升序
标题降序
创作者升序
创作者降序
创建日期升序
创建日期降序
每页
10
20
50
16 items
图书
中国“左祸”
本书作者陆建华(笔名文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蓝皮书》副主编,1996年当选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共党史上的历次激进政治运动,从建党初期一直讲到十年文革。2005年,陆因涉记者程翔“间谍案”,被中国以“涉嫌泄露国家机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本书于1993年由天地图书出版社出版。
图书
中共五十年
本书作者王明是中共早期元老,“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首。1942年延安整风后,以王明为首的国际派在中共党内失势,王明逐步被毛泽东排挤出领导层。1956年王明旅居苏联,在书中叙述了他与毛泽东几十年的恩怨——从中可以了解中共早期党史。
图书
劫后长忆 —— 十年动乱纪事
本书作者穆欣是早期中共党员,1950年代曾任《光明日报》总编辑。文化大革命初期,担任中央文革小组成员。1967年被打倒并关入诏狱(秦城监狱)。此书于1997年在香港出版。由于作者的身份,此书有助于了解文革前和文革初期的高层情况。
图书
庐山会议实录
本书是李锐所著的记录1959年庐山会议的史料著作。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参阅中共有关部门的文献资料,翔实记录了会议前后的重要节点和事件。本书初版于1989年4月,由中国大陆的春秋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增订本于1994年6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
人祸:“大跃进”与大饥荒
本书作者丁抒是一名旅美中国学者,该书于1991年由香港九十年代杂志社出版,是有关中国大饥荒的第一部专著,被一些学者称为中国大饥荒研究的奠基之作,后来增订再版。本书从合作化运动讲到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放卫星大刮共产风;再讲到庐山会议反右倾,以及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作者收集了大量史料,在详细的考辨中描述了这场大饥荒的状况及其成因与后果。本站所分享的本书电子档来源于中国博客“编程随想”的网站。
图书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为什么是毛统治中国 本书展示了毛泽东戏剧的一生,揭示了大量闻所未闻的事实:毛为什么会加入共产党,怎样坐上中共第一把交椅,又是如何一步步夺取中国。作家张戎夫妇为完成这本书,花费十年,访问过数百名毛的亲友,与毛共事、交往的中外知情人、见证者及各国政要等。 购书链接:https://www.amazon.com/%E6%AF%9B%E6%B3%BD%E4%B8%9C%E9%B2%9C%E4%B8%BA%E4%BA%BA%E7%9F%A5%E7%9A%84%E6%95%85%E4%BA%8B-%E5%BC%B5%E6%88%8E/dp/6263100389。
图书
新发现的毛泽东 (上)
作者王若水早年在北京大学学习哲学。曾担任中共党报《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并得以参与高层意识形态的讨论,对毛泽东的为人和毛泽东思想有深刻的认识。他是中共体制内难得的一位有独立人格以及思考能力的知识分子。在他因癌症去世后,他的妻子冯媛帮助他整理出这本遗著,2002年由明报出版社出版,被评价为“第一部最为全面、最为深入论述毛泽东和他思想的著作。”
图书
新发现的毛泽东 (下)
作者王若水早年在北京大学学习哲学。曾担任中共党报《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并得以参与高层意识形态的讨论,对毛泽东的为人和毛泽东思想有深刻的认识。他是中共体制内难得的一位有独立人格以及思考能力的知识分子。在他因癌症去世后,他的妻子冯媛帮助他整理出这本遗著,2002年由明报出版社出版,被评价为“第一部最为全面、最为深入论述毛泽东和他思想的著作。”
图书
我所亲历的政治运动
本书是多位作者的合集,其中大部分作者曾任中共高官,例如李锐、萧克等人。通过作者的回忆,可以了解毛泽东时代的历次政治运动,包括文革、反右等以及多起冤案,例如胡风案的细节,有相当的说服力。本书1998年由中国大陆的中央编译局出版社出版。
图书
思痛录
图书
新中国三十年
作者唐德刚是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擅长口述历史。后半生定居美国,先后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在历史学方面,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民治”三大阶段。此书原名《毛泽东专政始末,1949~1976》,在大陆发行时改用《新中国三十年》。
文章
王年一、何蜀、陈昭:毛泽东逼出来的“九·一三林彪出逃事件”
王年一是中国国内的文革史专家。他比较早地提出林彪叛逃是受毛泽东逼迫。这在中国长期是被视为禁忌的观点。
图书
谁是新中国
作者辛灏年试图分析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现代史,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乃是专制制度的复辟,中华民国才代表了中国走向共和之路。本书上卷对中国国民党的历史进行辩护及澄清,认为国民党不是中共所称的“反动派”,下卷则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与历史展开批判。该书于1999年由美国蓝天出版社(Blue Sky Publishing House)首印,2012年6月由香港夏菲尔国际出版公司再版。
图书
胡风三十万言书
《三十万言书》,正式名称为《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是胡风于1954年向中共中央提交的一份长篇文章。这份报告长达约30万字,因此得名“三十万言书”,它集中反映了胡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政策和文艺现状的看法与不满。 报告的核心内容是胡风对当时文艺界存在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和公式化、概念化等弊病的批评。他认为这些问题扼杀了文学艺术的生机和创造性,阻碍了文学的健康发展。胡风在书中提出,文艺工作者应该拥有更大的创作自由,强调文艺创作的主体性和真实性,并认为文艺不应简单地沦为政治宣传的工具。他尤其反对当时盛行的“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僵化理解,主张文艺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独立价值。 《三十万言书》的提交,并未得到中共中央的正面回应,反而被视为是对党的文艺路线的挑战。1955年,被毛泽东认为反对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引发了“胡风事件”,被指控组成“反党集团”,遭受了长达数十年的政治迫害。直到1980年,胡风冤案才得以彻底平反。
图书
胡风回忆录
《胡风回忆录》是文学理论家、诗人胡风(1902-1985)晚年口述,并经由他人整理、编辑而成的著作。这部回忆录主要记载了胡风从早年经历、求学日本、投身左翼文学运动,到与鲁迅等文化名人交往,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卷入震惊全国的“胡风事件”并长期遭受政治迫害的曲折人生。 回忆录以第一人称视角,详尽地回顾了胡风一生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思想历程,展现了胡风对文艺理论的探索,以及他对“主观战斗精神”等文艺思想的坚持。书中包含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如他与友人、同志的书信往来,以及对当时文艺界思潮和人物的评价,也为读者提供了理解“胡风事件”的珍贵视角。
图书
胡风集团冤案始末
李辉的《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是一部对“胡风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和全面梳理的纪实性著作。作者李辉以其严谨的考证和丰富的史料,力图还原这一历史公案的真相。 本书详细描绘了胡风及其追随者,在1955年如何被指控组织“反党集团”,从而遭受了长达数十年政治迫害的全过程。李辉通过查阅大量档案文献、当事人回忆录以及访谈资料,揭示了“胡风事件”发生、发展及其对当事人命运和社会影响的方方面面。书中不仅探讨了事件背后的复杂政治因素、意识形态冲突,也深入剖析了在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与国家权力之间关系的紧张与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