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民间档案馆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En
  • Zh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全部馆藏

显示集合中的 6 个项目

使用以下过滤条件查找内容

  • 档案主题

    • 口述与亲历 (167)
    • 共产党党史 (146)
    • 公民社会 (113)
    • 民间思想史 (91)
    • 文化大革命 (71)
    • 知识分子 (68)
    • 言论与出版自由 (62)
    • 大跃进/大饥荒 (62)
    • 争取民主权利 (58)
    • 共产党政治体制 (56)
    • 反右运动 (49)
    • 饥荒 (46)
    • 毛泽东 (45)
    • 司法与人权 (45)
    • 八九民运和天安门镇压 (43)
    • 妇女与女权主义 (39)
    • 农民权利与农村问题 (25)
    • 早期共产党 (25)
    • 党内斗争与清洗 (22)
    • 公共卫生 (19)
    • 民间生活 (19)
    • 性与性别 (12)
    • 新冠疫情 (11)
    • 基于信仰的镇压和迫害 (11)
    • 劳工 (11)
    • 经济体制与改革 (11)
    • 教育 (11)
    • 少数民族 (10)
    • 宗教信仰 (8)
    • 土地改革(1947-1953) (6)
    • 信访制度及访民 (5)
    • 自然灾害 (5)
    • 自由主义 (4)
    • 白纸运动 (4)
    • 残障 (3)
    • 三峡工程 (2)
    • 拆迁移民 (1)
    • 环境 (1)

  • 档案形式

    • 图书 (173)
    • 电影及视频 (106)
    • 文章 (42)
    • 简报 (18)
    • 期刊 (9)
    • 官方文件及资料 (6)
    • 数据库 (2)
    • 展览 (1)

  • 年代

    • 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 (168)
    • 毛泽东时期(1949-1978) (136)
    •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69)
    • 大跃进/大饥荒时期(1958-1962) (52)
    • 反右运动时期(1957-1958) (48)
    • 民国时期(1912-1949) (35)
    • 习近平时期(2013—) (35)
    •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1935-1948) (11)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8)
    • 中国共产党江西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1928-1937) (7)
    •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1927-1937) (5)
    •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1945-1949) (5)
    • East Turkestan Republic Period (1944-1949) (2)
    • 习近平时期(2013—) (1)

  • 创作者

    • 老虎庙 (60)
    • 艾晓明 (20)
    • 胡杰 (18)
    • 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 (6)
    • 依娃 (4)
    • 高华 (4)
    • 向承鉴 (4)
    • 胡平 (3)
    • 江雪 (3)
    • 李锐 (3)
    • 林昭 (3)
    • 武宜三 (3)
    • 徐友渔 (3)
    • 杨继绳 (3)
    • 中国劳工通讯 (3)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3)
    • 韩东方 (3)
    • 鲍朴 (2)
    • 陈永发 (2)
    • 崔卫平 (2)
    • 戴晴 (2)
    • 丁抒 (2)
    • 冯媛 (2)
    • 甘粹 (2)
    • 何清涟 (2)
    • Hu Feng (2)
    • 金辉 (2)
    • 李江琳 (2)
    • 廖亦武 (2)
    • 刘文忠 (2)
    • 刘晓波 (2)
    • 申渊 (2)
    • 宋永毅 (2)
    • 王力雄 (2)
    • 王年一 (2)
    • 王若水 (2)
    • 王晓林 (2)
    • 吴仁华 (2)
    • 武文军 (2)
    • 笑蜀 (2)
    • 杨奎松 (2)
    • 杨显惠 (2)
    • 杨小凯 (2)
    • 其他 (2)
    • 张彦 (2)
    • 卜伟华 (1)
    • 张戎 (1)
    • 陈斌 (1)
    • 陈诚 (1)
    • 陈峰 (1)

  • 年代:习近平时期(2013—)
  • 年代: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1912-1949)
  • 档案主题:Oral and Personal Accounts

6 items

图书

陈诚先生回忆录——国共战争

陈诚,字辞修,别号石叟,曾任国民党军长、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司令长官、参谋总长,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后,任行政院长、副总统、国民党副主席。《陈诚回忆录》系列丛书于2005年由台湾国史馆出版发行。全套丛书共分六卷:《北伐乎乱》(一卷),《国共战争》(一卷),《抗日战争》(两卷),《建设台湾》(两卷)。《国共战争》一卷包括“剿共——从军回忆之三”,”陈辞修先生言行纪要“、”往来函电“三部分。有关五次围剿及“戡乱战争”之经过,本书中保存了大量原始史料。蒋中正与辞修先生之间往来函电亦是在本书中首度公开。
图书

寻找家园

《寻找家园》是高尔泰在海外流亡期间撰写的一本散文集,分为三卷。在这本书中,高尔泰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从家乡江苏小镇高淳,到苏州,再到兰州、酒泉、敦煌、北京、成都,直到美国,高尔泰的命运随着历史跌宕起伏,历经苦难、家破人亡,最后不得不流亡异国。尽管这部作品极具文学性,但高尔泰在书中使用了真实的人名和地名,使这部作品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特别是他对大饥荒,以及对敦煌研究院在 "文革 "期间对知识分子的残酷打压等的书写。 高尔泰在一次[访谈](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130211408/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0804.html)中回答为什么写这本书时说道,“所谓寻找家园,无非就是寻找意义……人生短暂渺小,它的意义,只能植根于身外大的世界和长的历史。我的漂泊感和无意义感,也就是一种世界没有秩序、历史没有逻辑、个人没有着落的感觉,似乎是一种宿命。我写作,无非就是对这种宿命的抗拒。” 2004年,《寻找家园》前两卷审查删节版本由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2011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增订本,但仍有删节。本站上传版本为2009年由台湾印刻出版社出版的繁体三卷足本。
图书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为什么是毛统治中国 本书展示了毛泽东戏剧的一生,揭示了大量闻所未闻的事实:毛为什么会加入共产党,怎样坐上中共第一把交椅,又是如何一步步夺取中国。作家张戎夫妇为完成这本书,花费十年,访问过数百名毛的亲友,与毛共事、交往的中外知情人、见证者及各国政要等。 购书链接:https://www.amazon.com/%E6%AF%9B%E6%B3%BD%E4%B8%9C%E9%B2%9C%E4%B8%BA%E4%BA%BA%E7%9F%A5%E7%9A%84%E6%95%85%E4%BA%8B-%E5%BC%B5%E6%88%8E/dp/6263100389。
图书

司马璐回忆录:中共历史的见证

司马璐(1919—2021)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史专家,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延安遭到政治迫害,离开延安,1941年被开除出党,后持续参与倡导民主活动。1952年司马璐在香港出版《斗争十八年》,叙述自己从投奔共产党到醒悟,并最终选择自由的曲折历程。他对若干中共领导人物,如瞿秋白、张国焘等作过深入的专门研究。其回忆录《中共历史的见证》按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写个人经历,第二章写中共第一代人物,第三篇专论毛泽东与周恩来的斗争。
图书

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

本书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著作,于2009年由台湾天下杂志出版,从文学的角度细诉1949年国共内战前后的相关历史。龙应台经过十年酝酿、耗时400天,走过长春、南京、沈阳、马祖、台东、屏东等地,拜访了许多国共内战幸存者。
图书

我穿过的河流

这部名为《我穿过的河流》的著作,是20世纪维吾尔历史上著名军事指挥官、1940年代东突厥斯坦民族革命参与者,以及在维吾尔民间广为人知的传奇人物——索帕洪·苏吾维罗夫的回忆录。 该书虽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但中国政府始终未允许其完整出版。直到原始手稿完成三十年后,即作者逝世十周年之际,这部回忆录才经过出版社和宣传部门层层审查,最终于2011年由北京的民族出版社以删节版形式面世。 20世纪上半叶维吾尔政治史上发生了两次重大民族革命——1933-1934年喀什建立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与1944-1949年伊宁建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自中共政权建立以来,这两次革命及其影响在官方史学叙述中始终是政治敏感性极强甚至被禁止讨论的话题。关于这段历史,绝大多数出版物都只能在中国政府宣传机构设定的框架内进行表述。历史见证者们不受政治限制的原始记录、回忆录,以及新疆当地民众关于自己历史经历的叙述,始终未能获得出版机会。 那么,民间历史见证者们究竟如何描述1931年始于哈密并迅速蔓延至整个维吾尔地区的东突厥斯坦民族革命以及由此于1933年在喀什建立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1944年9月伊犁爆发维吾尔和哈萨克人民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民族革命,同年11月12日伊宁建立了东突厥斯坦共和国,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物又有怎样的叙述?这两次东突厥斯坦民族革命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1949年后中共接管新疆后遭遇了怎样的命运? 索帕洪·苏维罗夫的这部著作,正是从见证者视角(而非官方立场)部分回答上述问题的珍贵原始记录。这部回忆录的独特价值在于:作者不仅是历史的直接参与者,还见证了20世纪维吾尔历史上两次东突厥斯坦民族革命。作者自1939年起长期在军队服役,经历了新疆南北诸多战役;1945年初,他开始在伊犁东突厥斯坦共和国民族军中担任高级军官职务。书中的真实经历与见闻实录,对于理解1940年代东突厥斯坦民族革命的内幕进程,以及中苏关系在边疆地区的复杂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回忆录从作者的童年经历展开。前半部分详细记述了1931年哈密爆发的民族革命的根源及其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其中包括新疆军阀统治者金树仁企图派兵镇压当地民众起义、军阀盛世才在哈密和吐鲁番屠杀当地民众、苏联通过蒙古拉拢和加尼亚孜·哈吉等民族革命领导人、民族革命向南疆扩展并于1933年在喀什建立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以及1937年盛世才依靠苏联军事力量血腥镇压民族革命等重大事件。 回忆录中段主要记录了索帕洪于1936年进入黄埔军校乌鲁木齐分校学习、1939年毕业后被分配至喀什骑兵第31团服役、此后长期担任军官并参与多次战斗,以及1945年2月率部起义反抗国民党统治并最终加入伊犁东突厥斯坦民族军的经历。 回忆录后段重点记载了1944年9月伊犁爆发的维吾尔和哈萨克人民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民族革命,以及随后在伊宁建立的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的详细情况。作者特别记述了自己如何从国民党军队的连长转变为东突厥斯坦民族军的上校级指挥官、1945年7月至10月担任民族军南线指挥官并指挥解放阿克苏战役、后返回伊犁在民族军总司令部担任要职的经历,以及中共侵占新疆后民族军被解散的经过及其本人被迫退役、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期间遭受政治压迫的遭遇。 该书的出版说明指出,原稿共11章的回忆录被删减至近6章内容,数百页原始材料被剔除。书中部分章节段落被调整以适应中国政府关于"三区革命"的官方叙述。尽管这些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书原稿的完整性与见证者叙述的真实性,但该书作为民族革命见证者与军事指挥官的人生历程记录,对于理解20世纪维吾尔政治史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显示第 1–6 条结果,总计 6 条
  • «
  • 1(current)
  • »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China Unofficial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