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民间档案馆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En
  • Zh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苹果日报》停刊四周年:“国家安全”逻辑下,香港新闻自由的终结

2025-06-24

“苹果即使落下,种子已种在香港人心中,永生不死。”

 

作者:坚果

四年前的今天,2021年6月24日,香港苹果日报正式停刊,结束了26年的运营。

停刊前一周,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以“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为由,动用500多名警察搜查苹果日报总部,拘捕五名该报高管,冻结公司及相关账户共计约1800万港元。资产被冻结后,苹果日报无法支付员工薪资,日常运营陷入瘫痪,被迫宣布停刊。此前的2020年8月10日,苹果日报创始人黎智英已被捕,至今仍被关押。

苹果日报的最后一期,加印到一百万份,创下该报26年来的历史纪录。香港民众纷纷排起长队购买最后一期苹果日报,一百万份报纸一抢而空。

最后一期的头版,是停刊前夜从苹果日报的总部大楼,望向窗外撑伞声援该报的香港市民的巨幅照片,头条的大字写着:“港人雨中痛別 「我哋撐蘋果」”。这一期总共32个版的内容,其中有12个版面是回顾苹果日报历史的特刊,穿插着读者、记者、撰稿人、名人向苹果日报的道别,多个版面用来回顾苹果日报26年来历史中重大的头版头条。除了道别与惋惜,苹果日报的最后一期也有关于香港国安法案件的报道,聚焦大陆“指定地点监视居住”制度的专题,还有关于伊朗独裁者以及世界多国因言获罪的记者的报道。

新闻可以是历史的初稿,而充满历史感的苹果日报最后一期,则可视作是香港一个时代的终稿。

平心而论,苹果日报作为香港上市公司壹传媒旗下的一家报纸,长期以来,批评政府,敢于发声,报道内容丰富,同时娱乐性十足,有时陷入新闻伦理争议,这一切都不足以让苹果日报享有其停刊后的英雄光环。毕竟,在一个自由的社会,无论是批判强权,还是引发争议,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苹果日报之所以在香港国安法时代成为一个坚守自由的象征,正是因为官方的一系列终结新闻自由的举动。不过,按照官方的口径,以及所谓“国家安全”的逻辑,香港的新闻自由不会因苹果日报的高管被捕及停刊,也不会因为立场新闻的高管被捕和停刊,以及众新闻的自行停刊而终结。但事实是,如果像苹果日报和立场新闻这样,仅仅因刊印的文章,以及发表的评论,就成为警方起诉的依据,那么香港的新闻自由实际上已死。

更何况,在香港国安法时代,政府无需走完刑事程序,就可以冻结报刊的资产,让任何一家媒体瘫痪;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件取消陪审团制度,由特首指定的法官审理。苹果日报案和立场新闻案向世人展现的,正是香港传统普通法体系下的程序正义和权力制衡的崩坏。没有法治作为保证媒体正常运营的最后防线,新闻自由就无从谈起。

苹果日报案告诉世人,香港在“国家安全”的逻辑以及强力执行国安法的背景之下,新闻自由必然终结。实际上,在香港当下的语境中,“国家安全”这一名词,已相当于摧毁新闻自由、以言治罪的同义词。打压言论,正是“国家安全”的主要目的,而不是其副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家,有着丰厚的资源和巨大的暴力机器,按说是十分安全的。但官方不断强调的国家安全,并不特指其它国家要侵犯中国的权益,而是要在中国的内部划分出“境外势力”——自发上街游行抗议港府政策、呼吁自由民主的香港民众,和中国大陆的很多异议者,很容易就会被贴上“境外势力”和“颜色革命”的标签。而官方会声称,打击这些所谓境外势力,是为了保证国家的安全——毋宁说,只是为了保证内部没有反对的声音,来维持一个政党的专制统治。

所以说,这也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的核心逻辑——所谓的“国家安全”,实际指的是“政权安全”。无论是香港还是大陆,国家安全并不是保护国土完整、国家利益、国民生计的机制,而是确保政权稳定的工具。

民主制度下的“政权”安全,一般要通过拉拢选民、获得选票来实现。而在一个没有真普选的制度下,政府只能披上“国家安全”的外皮,通过打压独立媒体、消灭异议来维护权力。毕竟,对绝大部分普通民众来说,能够做出的所谓对政权的威胁,不过就是发出反对的声音。

近年来,港府和大陆政府一同借“国家安全”之名,打压香港的独立媒体和公民社会,剥夺香港民众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已经证明了政权凌驾于“国家”之上的事实,也证明了所谓的“国家安全”与民众的利益是完全冲突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都是民众权益的重要保障,而所谓“国家安全”,不过是维护一党专政,并持续压迫民众的一种借口。

今天,在苹果日报停刊四周年之际,再读苹果日报最后一期的文字,很难不发出艰难的叹息。世界上恐怕没有另一个地方像香港一样,在短短几年内,从高度的自由坠落到令人无法适应的不自由。香港的新闻自由已经终结,但是香港的历史还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人们对自由的争取只是暂停了,而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正如前香港电台主持人曾志豪在苹果日报最后一期写道的:“苹果即使落下,种子已种在香港人心中,永生不死。”

本期推荐档案:

《苹果日报》最后一期

相关档案推荐:

《立场新闻》特刊:《立誌》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China Unofficial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