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冯媛

冯媛(1962—),新闻工作者、女权活动家,1962年出生于四川仪陇县,随母姓。1979年,她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攻读硕士学位,1986年毕业。1983年,她在《人民日报》实习期间结识了因发表不同于官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诠释而被撤销职务的《人民日报》前副总编辑、哲学家王若水,并于1987年与王若水结婚。

六四之后,由于不愿配合《人民日报》的虚假政治宣传,有一年左右,冯媛不能再出去采访,只能做版面编辑,直到1991年被调离报社。1993年到1994年,王若水在哈佛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冯媛随同前往,期间系统阅读女权主义著作、旁听课程,参与校园和社会的女权活动。回国后,冯媛进入《中国妇女报》工作,长期致力于中国女权和反家暴活动。她也是2002年度哈佛大学尼曼学者。

冯媛的女权活动涵盖多个领域,包括推动反家暴立法、进行性别平等意识培训、农村妇女领导力建设和女性艾滋病感染者的赋权等。自80年代起,冯媛便活跃于中国女权领域:她是九五世妇会的亲历者,世妇会对她的运动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也让她成为了中国首批女权NGO的组织参与者。

冯媛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在反对性别暴力领域。她曾担任汕头大学妇女研究中心顾问及客座教授,并参与了中国首部反家暴法的推动。2014年,她发起“北京为平妇女权益机构”,在反家暴法实施后,每年主笔发布关于该法的唯一一份民间监测报告。

在反家暴法通过四年后,冯媛在接受端传媒采访时谈到中国近年依然常见的家暴事件,表示批评基层是不够的,“好像只是基层做得不好,中层、上层就没问题了⋯⋯不作为看上去是基层的问题,实际上是整个系统。不管是妇联、公安、民政还是医疗,都是这样。”她强调反家暴不单纯是反家暴,也与执法部门的人员培训、职权调配,司法观念与配套的法律措施,还有问责与监督制度,以及社会文化与新闻自由密切相关。

此创作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