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云(1935—2021),历史学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六四”学生领袖王丹的母亲。她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县赵王李庄,父亲王永瑞是历史教师,曾在多所学校教授历史。王凌云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61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文化局下属的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从事中国近代史及中共党史的研究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她和丈夫王宪曾被下放到江西省“五七干校”。
王凌云参与了多项学术和编辑工作。她著有《关向应传》《走过那个时代》等;写有多篇学术论文,包括:《瞿秋白与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派别纠纷》《瞿秋白与上海大学:兼论瞿秋白的教育思想》,及《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等;她和丁守合编《瞿秋白文集》。她还参与了由国家文物局主编、共32册的大型工具书《中国文物地图集》的编辑工作。
1989年,王凌云的儿子王丹参与了天安门广场的学生抗议活动,成为“六四”后被通缉的首位学生领袖。王丹被捕并被关押,王凌云因支持儿子而也被关押在北京市公安局看守所五十多天,期间她的身体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左小腿肌肉萎缩。对于被关押的理由,至今没有官方说明。
王凌云始终为儿子的自由和健康奔走。在王丹被捕后,她参与了《迎接联合国宽容年,呼吁实现国内宽容》的倡议书,要求中国政府重新评价“六四”,并释放因思想问题被关押的人员。王凌云和丈夫一直坚持每月探视王丹,即使在王丹被关押期间,有传言称他可能被送往新疆劳动改造,王凌云曾坚定地表示:“不管你们把我儿子关多远,我每个月爬也要爬去看他。”
王丹曾回忆道:“没有我母亲和家人的支持,我根本不可能承受得住漫长的牢狱生涯。”
1998年,王凌云与丈夫向国家主席江泽民写信,请求允许王丹保外就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王丹得以赴美国治疗,并在2007年恢复了法律上的自由。尽管如此,王丹始终未能回国与家人团聚。王丹在流亡期间曾提到:“我母亲最大的心愿,就是我能回到北京家中,陪伴在她身边,但最终,她没能等到这一天。”
王凌云于2021年12月28日因突发脑出血去世,享年86岁。王丹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时,写道:“母亲走了,我的精神世界的支柱就此坍塌,這個世界對我來說,永远缺少了一角。”在母亲的葬礼上,由于王丹无法回国,他表示会“滴酒不沾,作为对她的纪念”。他还宣布将成立“王凌云人道救助基金”,以帮助那些经历过类似苦难的政治犯家属,履行母亲未竟的心愿。